“嗡——”一声轰鸣,福建舰甲板上爆发出震耳欢呼! 舰员与科研人员激动拥抱,有人高喊:“17年了,孩子都长大了! ”这一幕来自央视最新纪录片,揭秘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进入服役前最后攻坚。 此刻,官兵正全力攻克“滑跃到弹射起飞无缝转接”技术,目标直指“交装即交战斗力”——福建舰交付海军之日,就是战力生成之时!
攻坚任务:从“模拟”到“实战”的惊险一跃
当前最核心的任务,是让舰载机实现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“无缝转接”。 海军福建舰航空部门田伟在纪录片中直言:“我们要极致缩短这个时间,让新装备瞬间形成战斗力。”这意味着,飞行员和航母系统必须在任何海况下精准配合:弹射瞬间,舰载机前起落架需承受140兆焦的冲击力(相当于30吨TNT爆炸能量),而甲板调度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。
技术突破:常规动力撑起“超级弹弓”
福建舰用实力打破了“只有核动力才能玩电磁弹射”的魔咒。 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,它搭载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成为关键:发电效率达42%,超越美国福特级(38%)。 这套系统能在3秒内释放弹射所需电能,单日极限弹射架次高达300架,比福特级理论值还多30架。更让外媒惊讶的是,其电磁弹射器在测试中保持“零故障”,碾压福特号“每27次弹射就瘫痪”的窘况。
战力核心:“五件套”舰载机整装待发
福建舰的甲板将成为中国海军最强舰载机联队的舞台。军事专家张军社透露,航母战力核心“五件套”将在福建舰上首次集齐:
歼-15T弹射版:前起落架强化,可挂载8吨武器;
歼-35隐身战机:作战半径比F-35C远300公里;
空警-600预警机:探测范围覆盖500公里;
歼-15D电子战机:压制敌方雷达的“电磁刺客”;
直-20反潜直升机:深海猎杀潜艇。
央视画面显示,歼-15T已完成电磁弹射测试,着舰成功率高达99.8%。
海试奇迹:14个月创下“中国速度”
自2024年5月首航,福建舰在14个月内完成8轮海试,累计出海超120天,打破辽宁舰(98天)、山东舰(112天)的纪录。 最密集测试期曾连续进行“S形机动规避”,同时起降歼-35与空警-600。 对比国际:法国戴高乐号海试仅87天,美国福特号耗时5年才形成战力,而福建舰从下水到服役预计仅3年。
官兵故事:甲板上的“生死承诺”
“第一次弹射试验前,我在质量车上看到有人写了‘平平安安 顺顺利利’。 ”田伟回忆道。 这位从辽宁舰滑跃起飞保障转战福建舰的军官,亲手在弹射器旁写下“谋海制胜 弹射未来”。 他形容电磁弹射如“举重剑”:科研团队曾为毫秒级时序偏差苦熬四昼夜,而舰员独立操作的首个弹射指令,标志着中国航母彻底掌握“剑谱”。
未来战场:双模式舰载机自由切换
福建舰的攻坚成果将辐射全军。 未来,歼-15T和歼-35可在滑跃型航母(辽宁舰、山东舰)与弹射型航母间轮换部署。 张军社解释:“实战中若多航母协同,一架战机今天在山东舰滑跃起飞,明天就要在福建舰弹射起飞——无缝转换能力决定持续作战生死。”
尾声:那声“起飞! ”背后的国家密码
当福建舰指挥员喊出“2号位允许起飞”,电磁轨道蓝光骤闪,歼-15T冲天而起的画面首次公开。 身穿“弹射”标识绿马甲的地勤,甲板上密集的轮胎擦痕,挡焰板熏黑的灼痕……这些细节拼出中国航母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的攻坚之路。 此刻,距福建舰正式披上“海军白”,只剩最后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