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篮季军含泪收官,王思雨爆发,刘晓宇即将告别

 64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9 20:10

中国女篮的眼泪,和刘晓宇的“最后一舞”

7月20日傍晚,深圳体育馆人声鼎沸,中国女篮以101比66再次大胜韩国女篮,本应是掌声雷动的时刻,却难掩失落——姑娘们只拿到了季军。颁奖时,杨舒予、王思雨泪流满面。连续八年打进决赛,如今却跌落至第三名,这滋味,实在让人难受。正如老帅宫鲁鸣赛后所说,路没走错,只是荆棘密布,还得咬牙再冲2028年奥运会。

中国女篮的问题,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。内线有天赋顶配:韩旭、2米26的张子宇,按理说应该如猛虎下山。然而,两位高塔合练尚浅,只磨合出了“三成默契”。至于外线,简直可以用“铁”来形容,对阵日本单场三分26投6中,被轮番暴雨三分砸晕,想赢都难。彪悍双塔难追小快灵,退防慢、三分漏洞大,对手血淋淋地给上了一课。

当然,并非全是坏消息。换个角度看,这批女篮老中青架构搭得好,新人敢冲敢拼,板凳深度肉眼可见。未来三年,有三样东西必须死磕:练投篮,练体能,练配合。少哭鼻子,多转换,下一次站上领奖台,谁都得服。

宫鲁鸣并未因失利否定球队大方向。他坦言,这支队伍就是涵盖三代球员,有人带,有人才,有活力。这种源源不断的传承,是中国女篮的底气。不要以为冠军只有一种颜色,有时候,笑着奔跑更重要。

季军战说到底,不是太大考验。对上韩国,首发阵容稳定,张子宇板凳候命,开局直接打了对手一个13比2。王思雨替补登场,简直如同开外挂:八投六中,19分7板7助攻全面爆发。张子宇随后上场也交出11中7拿16分的成绩单,吃内线如切菜。

半场前,中国队已经甩开了29分,三节领先36分。最后一节主力打卡下班,板凳随便练兵,五人得分上双,三分球也比半决赛准了不少。虽说最终只有季军,但年轻球员刷到了经验,全队用大胜体面收尾。这样的阵容,却没能打进决赛,总归让人惋惜。但竞技体育不是许愿池,要想每年都笑到最后,得付出十足的努力。

说到经验,36岁的刘晓宇是活教材。老将和宁波队签下一年合同,即将开启第20个CBA赛季。在现役球员中,他堪称“耐打之王”。从广东五冠,到上海、北京、再到北控,始终是首发主力。北控本想让他直接转教练,他偏不服老,跑去宁波和老搭档王子瑞、俞长栋再聚首。今天的刘晓宇,极大概率这是“最后一舞”,明年退役后也许会效仿周鹏,球员兼教练,经验传承给下一代。

细心的球迷会发现,刘晓宇签的不是E类老将合同,而是常规一年的C类合同。按照过去规定,36岁早超标,老将合同可以随便拿。硬是在C类里再拼一年,拼到20个赛季,属于“把青春踩成石头的男人”。可见,职业运动员的幸福,大抵如此:还能继续在场上活跃就是莫大幸运。

场上有拼杀,场下也有福利。中央5套与央视体育CCTV5+节目表同步上线,精彩赛事轮番上演,“运动之夏”热力不减。当然,这一切热闹下,总有人看见“姑娘们的泪水”,也有人记住老将们的坚韧。

中国女篮没有卫冕成功,但也没有失去方向。因为竞技场本就没有永远的王者。有输有赢,才显珍贵。

有朝一日,等到姑娘们再次浴火重生,登顶领奖台,回望此刻,她们一定会感谢那年的泪水。这份不服输,是三分球砸不烂的底气,是女篮未来三年的照明灯。

所以,别为眼前的第三名遗憾,把每一段低谷都视为下一个高峰的起点。毕竟,篮球永远向前,而中国女篮的故事,还远未到结局。
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