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出十年的优待?养老金“视同缴费”背后另有深意

 189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4 14:45

听说养老金调整里有个“视同缴费年限”,老李家隔壁邻居老柳今年调了40块,比他晚上班、又晚退休的老刘多了不少钱,老柳乐得合不拢嘴。老李家可有点想不通:晚退的不是该多拿吗?这账怎么倒着算?你心里头是不是也打过这个小九九?
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年头了。2014年10月那会儿,咱们的养老金制度做了个大调整。有个核心概念叫“视同缴费年限”,说白了,就是专门给那些在2014年9月以前就退休的“老人”,还有一批在改革过渡期早退的“中人”准备的“工龄补偿”。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:

老柳师傅,1970年就进厂挥汗如雨,一干就是40年,到了2010年光荣退休。他那会儿还没推行社保个人缴费呢,您说,这整整40年的付出,总不能因为退休得早就不算数了吧?算账时,这40年工龄就全都“视同缴费年限”。像2025年要调养老金,要是他们省规定每一年“年限”(含视同缴费)加1块钱,那老爷子光这块一下就能加40块钱!真不少啊。

反观技术员老刘,1984年才参加工作,熬到2024年刚退下来。他也是实打实干满40年。不过他运气“好”,2015年往后的最后十年赶上了个人缴费,这部分算实际缴费年限;前面三十年呢?算视同缴费年限。到了养老金调涨算挂钩年限那会儿,他这视同的30年一样算数,实际缴费的10年也算数,加起来一样40年工龄,跟老柳一样,也是加40块钱。

猛一看,哎呀,老柳不就白白“多”算了那十年视同缴费的钱吗?凭啥他就多占这光?不少晚退的老伙计心里头确实有点泛酸,觉得这事儿“不公平”。是,表面上像是开给老柳们一张额外的优待券。

但您先别急,咱得往深处琢磨琢磨。老柳2010年退休,他那会儿拿的退休金基数,跟十几年后才退的老刘比,天上地下啊!老刘退休时月入轻松七八千,老柳那会儿能有个三千就算烧高香了。这巨大的差额,不就像冬天和夏天买棉被的价钱差那么多?您现在觉得老柳“多得”的那几十块钱调剂费,放在他那低一大截的养老金盘子边上一比,那不是小巫见大巫嘛!养老金调整的根本,正是要尽力填平这道大沟壑啊。

说白了,“视同缴费年限”的精髓,根本不是锦上添花去奖励谁退休早。它真正的用心,是雪中送炭,拉一把那些在早期退休待遇相对偏低的老前辈。人家年轻时为国家建设一样没少流汗出力,工龄一样是扎扎实实的贡献,凭什么就因为他们退休得早、当时的政策就规定得少,晚年就该比别人矮上一截?您仔细咂摸咂摸这味儿,政策设计者在这块动了真感情,是想把这份迟到的公平,悄悄塞回他们手里。

所以啊,下回再瞅见邻居老王调养老金多那几十块所谓的“优待”,咱心里头别犯嘀咕了。这不是占便宜,是找回一点本该有的公道。您琢磨琢磨,这“视同缴费年限”的门道背后,藏的其实是咱们制度对早退休人员一份不易察觉、却也再实在不过的补偿。您觉得呢?

#热点观察家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