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超级工商杯的小组赛场上,广东男篮以U22为班底的阵容刚经历了一场硬仗。 面对香港明星队和天津队的强势进攻,这支年轻队伍吞下两场失利,仅在对阵新加坡时扳回一城。 比赛结束哨声响起时,场边观战的广东篮排中心书记杜锋眉头紧锁,这支承载本土夺冠希望的队伍,状态显然还未调整到最佳。
一、16人名单浮出水面,三队精英强势集结
广东U22男篮的最终阵容正式敲定:16名球员名单中,广州队贡献张兴亮、佟佳俊、于米提和袁照耀;深圳队派出李斌卓、刘长江、孙浩钦、马明坤、王浩然及武子涵;广东队则押注李奕臻、黄明依和徐昕三人,另加吉林队的彭森傲。 这份名单的公布,意味着广东首次整合省内三大CBA俱乐部资源,以“集团军”姿态冲击全运金牌。
郑永刚挂帅主教练,于澍龙、马靖越辅佐的教练组,目标直指战术磨合与心理建设。尤其在香港连败后,如何将分散于各俱乐部的年轻力量拧成一股绳,成为郑永刚的首要课题。
二、四大核心领衔,CBA主力挑起大梁
孙浩钦:后场绝对核心
作为深圳队主力后卫,孙浩钦已在CBA征战四个赛季,场均20分钟以上出场时间,贡献7.1分、1.9篮板和2.4次助攻。 他的经验和控场能力,被视作广东U22的“节拍器”。 搭配于米提、张兴亮等轮换球员,后场深度足以应对高强度对抗。
王浩然:锋线攻坚利器
21岁的王浩然是深圳队锋线支柱,上赛季场均28.9分钟砍下11.3分、3.5篮板。 他与黄明依、马明坤等国青旧部组成锋线群,兼具运动能力和投射威胁。黄明依虽在广东队未获重用,但天赋备受认可;袁照耀的加入更让这一位置如虎添翼。
徐昕:内线唯一真核
尽管在俱乐部未被重点培养,徐昕仍凭天赋入选国家队集训名单。 2米26的身高和灵活脚步,使其成为广东内线防守屏障。 全运会将是他的正名之战,若能打出统治级表现,或彻底改变在杜锋体系中的定位。
三、争议与挑战:阵容短板与劲敌环伺
锋线豪华,内线隐忧浮现
对比锋线与后场的星光熠熠,内线仅靠徐昕独撑的局面引发担忧。彭森傲作为唯一替补,经验尚浅。 若遭遇辽宁张陈治锋、浙江余嘉豪等重型中锋,广东禁区恐面临严峻考验。
辽宁U22:头号争冠拦路虎
资格赛五战全胜的辽宁队,已亮出獠牙。 赵维伦、刘金雨领衔的后场,搭配黄秋实、张陈治锋的锋线组合,攻防均衡性甚至优于广东。 更关键的是,辽宁球员长期配合的默契度,恰是临时拼凑的广东阵容最欠缺的。
球迷意难平:遗珠之憾
名单公布后,彰华非、杨溢等新星的落选引发热议。 有观点认为,郑永刚更倾向即战力而非潜力股,但放弃突破型后卫杨溢,可能削弱球队撕裂防线的能力。
四、东道主野心:杜锋的“必须夺冠令”
广东篮协早已定调:借主场之利,U22与成年组双线冲冠。 杜锋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:“目标只有金牌! ” 这份压力已传导至更衣室,香港连败后,球员们在更衣室沉默良久,孙浩钦反复观看失误集锦的画面被镜头捕捉。
距离决赛阶段尚有四个月,广东队需加速解决三大痛点:内线轮换薄弱、关键球处理稚嫩、三队球员战术融合度不足。 若未能在11月前补齐短板,即便坐拥“半个CBA主力阵容”,东道主也可能在家门口遭遇滑铁卢。
争议未止,挑战刚启
当球迷为黄明依的潜力欢呼,为王浩然的得分能力惊叹时,这支广东U22的真实战力仍存疑。 香港的溃败是否只是烟雾弹? 徐昕能否扛起内线大旗? 孙浩钦又能否在赵维伦的逼抢下掌控节奏? 所有答案,都等着西安的赛场来揭晓。